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新区碧莲路801号

    联系电话:0391-8767062

    传真:0391-8767010

资源环境系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要求

作者:李隽豪 时间:2021-10-01 点击数:

                                              资源环境系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返校要求

一、返校时间及人员

1.老生(资环系20级、518级、520级学生)

返校时间:2021年10月9日

2. 新生(资环系21级、521级学生)

返校时间:2021年10月13日

请同学们严格按照时间安排来校报到,未经学校批准,任何学生不得擅自提前到校报到。

二、入校条件

(一)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学生,经审批同意后,持登机或乘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正常入校

1.返校前14天居家不外出、不聚集,保持身体健康,按系部、二级学院要求及时汇报个人健康状况及行程轨迹等涉疫信息(新生须填报《2021级新生健康状况及行程登记表》),返校前14天健康档案信息详实完整无异常。

2.来自低风险地区,且14天内没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经停史,未到过近期仍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市、区、县,没有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身体状况良好。

3.持有防疫健康信息码绿码(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疫情防控行程卡绿码(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二)返校前14天内,存在以下任意一种情况的学生暂缓返校

1.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经停史、关联史。

2.出现发热(体温高于37.3℃)、干咳等可疑症状。

3.健康码、行程码显示异常。

4.未接到正式返校通知。

5.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的或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过。

暂缓返校的学生,要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在结束隔离或治疗后,实施居家14天的健康监测,且在满7天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期满后,具备返校条件的,持登机或乘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申请入校。

三、来(返)校前准备

(一)资格审查

拟返校老生通过班主任提出返校申请,对比“入学条件”配合系部提前进行入校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健康码及行程卡均为绿码,登机或乘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前14天健康档案信息详实完整无异常等。

(二)注意事项

1.接到学校正式开学通知后,请妥善安排行程,及时按照学校要求完成行程轨迹及健康风险申报,按规定流程完成返校申请并提交健康申报材料。

2.来(返)校前安心居家学习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跨区域流动,不得前往新冠疫情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及其关联地区和近14天内有确诊病例的县(市、区),入校前14天内,禁止外出旅游,保持身体健康。

3.严格按照学校及学工部门发布的《返校途中安全及防疫须知》做好来校途中个人防护。提倡自备足量的口罩、速干手消液等防疫用品,倡导自带餐具,来校途中全程佩戴口罩,注意手口卫生。

四、开学当天安排

(一)开学报到当天,学校同时开放西大门和北大门,乘坐私家车的,一律走北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一律从西门入校。

(二)所有学生到达校门口以后,间隔1米以上依次排队进行身份识别和行李消杀,出示学生证或身份证健康码、行程码、登机或乘车前48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接受体温检测

(三)为减轻入校审核工作压力,老生乘坐私家车返校,陪送车辆送至北大门外即可返程,车辆及随行人员不得进入校园。

(四)学生来(返)校尽可能乘坐私家车,途中避免经停疫情高危地区。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如途中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近就医,如在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应当主动配合乘务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防疫管理等措施,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一)按时报到

所有学生要严格按照学校通知的报到日期来校报到。不符合返校条件或因其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校的,应按要求联系系部履行延期返校请假手续。未经批准返校的学生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二)听从指引

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2021年秋季学期返校工作的安全、有序、高效,请听从报到现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引。

(三)新冠疫苗“应接尽接”

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目前尚未完成接种者,须于入校前尽早完成疫苗接种。

(四)返校后服从学校管理

1.入校后,学校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制度。坚持“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离焦”,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因特殊情况确需离校离焦的,严格履行审批备案制度。

2.配合学校及系部认真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体温监测及复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制度、请销假制度等。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须第一时间向学校医务室和所属系部报告。

3.在校期间,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注意用眼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宿舍卫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一米线”等习惯。